大谷翔平是大聯盟史上最異類的球員,投打兩方都有極高天分,今年更獲得DH銀棒獎、年度MVP肯定,照今年的成績,下周(30)再拿下艾德加馬丁尼茲優秀指定打擊獎也是勢在必行。歷年來雖然不乏會打擊的投手,但多數都是打擊率1成、上壘率.150-這種上場等於送一個出局數的打擊者,出現DH制度的原因也不難理解,老闆、球迷都受不了投手上場打擊這齣無聊戲碼。但是,DH制度的概念從提出到真的實施,花了非常久的時間。接下來跟著【亨力考古】的腳步,回溯再回溯,重新看清DH制度的面貌。從構想到實踐要81年美聯在1973年開始實施DH制度,這項制度在當時還相當新穎,但並不是新概念,早就有無數前人提出相同的構想。當職業運動發展到一個階段,大家就會發現,投手拎著棒子走上打擊區的時候,就是一場比賽最無聊的時刻,就像1960、70年代運動家老闆Charlie Finley形容「那些投手連我阿嬤的球都打不到。」▼Charlie FinleyEmbed from Getty ImagesDH制度這項概念的源頭,可說是眾說紛紜。有人說是1928年,大聯盟主席John Heydler提出DH制,想說服國聯在春訓時實驗,但除了紐約巨人總教練John McGraw支持,沒有獲得太多迴響,
DG百家樂
最後也不了了之。但回溯20多年到1906年,費城人運動家老闆兼總教練總教練Connie Mack就曾發話,因為受夠了陣中投手的爛打擊,提出指定打擊的構想。不過,根據專研MLB的歷史學家John Thorn考據,DH制度概念出現的時間點,還可以再回推24年。1892年,匹茲堡海盜長期投資人之一、時任總裁兼GM,William Chase Temple才是第一位提出DH概念的人。他曾向小熊隊老闆Albert Spalding(前職棒球員,設立斯伯丁公司,現以生產籃球聞名)提出「由另一名打者專門取代投手打擊」的新構想,跟現行DH制度相差無幾。當然,DH制之所以直到1973年才實施,這次提案肯定是失敗的,國聯各隊老闆在1892賽季開打前開了會*,期間投票決定是否實施新制度,擁護舊制的老闆居多,DH制度被否決。*當時無美聯,美聯於1901年成立、1903年兩聯盟共組大聯盟。大聯盟到了1960年代才開始重新檢視這項規則腹案,這跟投手跟打者的打擊能力愈差愈遠有關,1930年全聯盟投手打擊率為.216、OPS為.544,是史上最後一個投手打擊率超過2成、OPS超過.500的賽季;1962年投手OPS首度跌破.400,此後只有兩個賽季投手的OPS高於.400。若要方便跟全聯盟比較,我列舉幾年投手的wRC+,wRC+ 100為聯盟平均,越低代表越差,大聯盟成立第一個賽季1903年是42,1930年是32,1962年是5。這可以說是職業棒球不可避免的進程。美國棒球在1870年代開始職業化,投手和打者愈來愈精於各自的專項,隨著經驗累積傳承和技術觀念的進步,打者打擊技術突飛猛進,投手平均實力也不斷在進步,但投手們沒時間好好練打擊,打擊能力與專業打者自然愈差愈遠。再怎麼天賦異稟的球員,還是要顧及體力、受傷風險、練習時間等等,兼顧投、打兩方的難度愈來愈高,所以2021賽季的大谷翔平突破框架,才會如此令全世界球迷驚訝。先不說大谷了,我們回到1960年代。1968年是著名的「投手之年」,該年聯盟投手防禦率只有2.98,是死球年代後唯一低於3的賽季。大量的投手戰令比賽變的沉悶,大聯盟為了票房,只好縮小好球帶並降低投手丘的高度,而DH制此時又再度被提起。原本1969年春訓時有可能導入DH制,但各隊老闆沒有達成共識並實施,多數國聯球隊都是傳統的擁護者,不過還是在小聯盟開始DH制的實驗。美聯各隊相較於國聯更積極,1971年開始在春訓實施DH制,積極推動的原因之一是票房,1972年美聯總票房比國聯少了200萬,而運動家老闆Charlie Finley,就是最積極的DH制度倡導者。「多數觀眾來球場看球想看球打進場內、全壘打,他們不想看只出現一支、兩支、三支或四支安打的比賽。我想不到還什麼事情比投手上來打擊更無聊,那些投手連我阿嬤的球都打不到,我們就催生了專門替代投手的打者。」Finley說。Finley非常積極遊說其他美聯球隊的老闆,時任釀酒人*老闆、後大聯盟主席Bug Selig曾說:「這是Charlie Finley唯一一次在投票時給我建議。」*釀酒人原為美聯球隊,1998年才轉而加入國聯。1973年1月11日,美聯12隊開會投票決定是否實施DH制,
戰神塞特試玩
8人贊成、4人反對,美國聯盟就此開啟棒球的新篇章。同年4月6日,美聯新賽季由洋基、紅襪這對世仇組合揭開序幕,具歷史意義的首位DH是洋基的Ron Blomberg,
多寶老虎機
他被安排在第六棒,於一局上半獲得上場打擊的機會,紅襪則安排35歲老將Orlando Cepeda打第五棒DH。▼Blomberg和Cepeda曾在2013年同臺Embed from Getty Images而新制度的成效立竿見影,打擊率從前一年.239提升到.259,OPS從.649上升到.709,美聯自此平均打擊成績就超越國聯,有無實施DH制甚至成了兩聯盟的差別,而票房也欣欣向榮,美聯的票房於1977年超越國聯。Finley有很多提案沒有推行成功,譬如使用橘色的球或是繽紛彩虹色的壘包,但是,這項他推行成功的提案,永遠改變了棒球的樣貌。被釣魚耽誤40年的國聯DH議題日本職棒洋聯在1975年開始實施DH制,跟美國一樣,DH制成了日職兩聯盟最大的不同;更年輕的職棒則以DH制為主流,像是1982年成立的韓國職棒和1989年成立的中華職棒。既然都知道投手打擊會讓觀眾昏昏欲睡,球迷也不喜歡看投手戰,那為什麼國聯不跟進使用DH制?除了國聯各隊偏保守,還可以歸咎於前費城人老闆Ruly Carpenter跑去釣魚…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兩聯盟都因攻擊面疲軟蒙受傷害,」Selig曾回想70年代DH制度的實施:「(我們)期望國聯在不久後會加入我們,但他們那時非常保守,現在制度又根深蒂固,我覺得他們永遠都不會實施。」「但就像Bill Giles說『有一點小爭議也不錯』,這還能讓一些人氣球星繼續在場上打球。」Selig說。Bill Giles何許人也?他曾在費城人球團任GM、副總裁、總裁、主席,也是球隊投資人之一,在費城人待了40多年。1980年Bill Giles擔任費城人營運副總裁,而國聯球季中一次會議上,他在是否實施DH制度的票選中,成了最關鍵的因子。▼Bill Giles地位崇高,後成為國聯榮譽主席和費城人榮譽主席Embed from Getty Images1970年代後半,雖然大聯盟的票房持續增長,但營收狀況並沒有特別亮眼,1978年26隊只有8隊賺錢,1979年只有11隊賺錢,其他球隊都有虧損。同時,70年代球員工會積極爭取之下,開始實施自由球員制度,明星球員的薪水節節高升,逼得各隊必須拿出新的辦法增加票房和收入,國聯採DH制為其中一項方案,當時國聯有12支球隊,7票同意就能確定通過。費城人1980年的戰績相當亮眼,不過有個小困擾,費城人陣中有Greg Luzinski和Keith Moreland兩名打擊優秀但守備不佳的外野手,老闆Ruly Carpenter叮囑Bill Giles,
線上棋牌
要他在會議上投贊成票。而海盜GM Harding Peterson在投票前幾天曾放話說,他會投下反對票,但是海盜老闆John Galbreath給出直接了當的指示:費城人投什麼,你就投什麼。8月13日,國聯各隊代表在底特律齊聚開會,開始投票前聯盟方說,如果DH制通過,最快在1982年才會實施。Bill Giles猶豫了,他不知道老闆Ruly Carpenter會不會因為這細節上的不同,而改變想法,他忙著聯絡老闆。但是,Giles沒有如願聯繫上Carpenter,因為Carpenter這個周末決定來一趟釣魚之旅。在沒有手機的年代,Giles趕不及連絡上老闆,最後在票選中棄權,而海盜GM Peterson也不知所措,就此棄權,至於票選結果,道奇、巨人、紅人、博覽會、小熊5支球隊投下反對票,紅雀、勇士、教士、大都會4支球隊贊成,費城人、海盜、太空人3隊棄權,5 比 4,國聯投手還是需要上場打擊。紅雀41歲的年輕GM John Claiborne是DH制度的忠實擁護者與倡議者,
ATG電子孫行者
他表示,會在冬天再次提出DH的票選,但是,票選結束5天後他就被解雇,DH制度就沒有再出現於國聯的討論列表中。如果Giles有信心、不猶豫,逕自投下贊成票,或是Carpenter沒有去釣魚,Giles連絡上老闆並得到贊同的答案,結果就會逆轉。Carpenter的釣魚之旅和Giles的猶豫,影響國聯未來40年,成為投手需要上場打擊的傳統擁護者,直到2020年因COVID-19疫情縮水的賽季,才首度實施了DH制。雖然今年2021年又重回傳統,直到現任主席Rob Manfred的時代才重新提起,並在2020年因COVID-19疫情縮水的賽季中,實驗性的實施一季。不守備也同樣偉大在開始實施DH制的同一年,美聯開始頒發傑出指定打擊獎(Outstanding Designated Hitter Award),首年得獎者為Orlando Cepeda。DH創造了許多工作機會,很多守備不佳、守備位置重疊或守備因老化衰退但打擊出色的球員,獲得了在場上發光發熱的機會,Hal McRae就是其中一例,早年在紅人必須遊走於不同守位,後來轉到皇家,打擊表現穩定出色,1976年開始專職DH就獲得生涯首座傑出指定打擊獎,後來生涯一共拿過3座。1995年,水手強打Edgar Martínez也在專職DH的第一年拿下傑出指定打擊獎,他在7年內5度得獎,成為當時大聯盟最具代表性的DH。Embed from Getty ImagesMartínez在2004年8月宣布退休,同年9月,
CG電子
Bud Selig宣布為表揚Martínez的偉大生涯,傑出指定打擊獎更名為艾德加馬丁尼茲獎(Edgar Martínez Award)。改名首屆得主是紅襪重砲David Ortiz,他完成了二連霸,接著又再接再厲完成五連霸,生涯後期又將獎座數量累積到8座,至今仍為史上最多。Embed from Getty ImagesMartínez在名人堂票選榜單上滯留多年,終於在第10次票選-即2019年票選中跨過入選75%門檻,雖然鮮少守備仍是扣分項目,但打擊上的成就仍舊獲得多數人的尊重。至於,國聯未來會不會改採DH制,我認為可以期待,因為投手又再度打出史上最爛的打擊成績,今年打擊率.108、長打率.137和wRC+ -22,這三項數據又再度創新低,除非是大谷翔平、Fried或Greinke,不然絕大多數投手上場打擊,都會讓球迷昏昏欲睡,絕對最毒的票房毒藥。 專欄:亨力考古系列延伸閱讀:我支持MLB廢除投手打擊、使用全面DH制的原因2021年度MVP出爐-大谷翔平全票MVP、Bryce Harper脫穎而出DH之神-Edgar Martinez屬於名人堂嗎?拿了106勝還要打驟死賽?談季後賽賽制的前世、今生與未來========================封面來源:AP美聯社/達志影像資料、數據來源:MLB官網 文章、FanGraphs、Wikipedia、Bleacher Report、Our Game、Sport Talk Philliy、Crossing Broad、Fanside、棒球名人堂官網、The Mercury Times 想參與更多運動議題討論?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什麼都聊廢文區、運動狂人 Sports Maniα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