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娛樂城
(以下節錄自本書 p.64-67)職棒未來如何看待奧運棒球這檔事?先不管奧運資格賽最後延到哪時辦或到底還會不會辦,直接來探討未來面對奧運相關賽事徵召時,臺灣職棒選手到底要抱持怎樣的心態看待與配合。對於中職聯盟而言,應該更審慎評估國際賽帶來的票房效益,到底哪個一級賽事才真正有助於提升票房和選手行銷;此外,更應該斟酌每逢國際賽期間的輿論到底對中職國手而言是肯定還是打擊,經營運動媒體多年,我多次見證國內球迷對中職國手的惡意揶揄與攻訐,當國際賽有好表現時大多歸功於旅外選手,中職國手有好表現常遭到忽視或遺忘,例如2015年12強的林智勝、王柏融;2019年的林立、林哲瑄、高宇杰、陳俊秀、陳禹勳等人都是實例;中華英雄的賞味期限變得愈來愈短,對票房的提振作用也漸露疲態。
2019年世界12強賽 (攝影師:沙拉) 在這個「國家英雄」頭銜難得易失的淺碟風氣盛行下,職棒的經營者和各隊選手面對國際賽時更應該要明辨孰重孰輕,認清「國際賽只是一時激情,職業賽才是不拔之基」的道理,經典賽和12強賽的全力一搏還有道理,但為了奧運而延後開打、暫停賽季、為少數參與者影響全聯盟、球團和選手及所有職棒工作人員的作息則大可不必。面對奧運資格賽的徵召,若選手心存「榮譽至上」或「利益(名聲、獎金、兵役解套)導向」者,願打的話就積極響應;當牽涉職棒球員入選國手,影響該年職棒獎項爭奪資格時,可比照日本職棒放寬當年出賽數、打席數、投球局數等列榜標準,但職棒例行賽本身無義務也無必要再配合暫停或延後;如果真的打進奧運,就讓資格賽告捷的中華隊原班人馬繼續揮軍奧運,不需另找資格賽沒參與的職棒選手補強,這樣一來對資格賽拚戰的國手較為公平、二來原先的隊形可藉此長期集訓培養、建立默契。當民智屬半開狀態,往後只要面對奧運,球迷輿論壓力最終可能還是會脅迫中職妥協,況且中華職棒也不乏熱血選手作出宣言要「全力支持進軍奧運」,
QT老虎機推薦
但我必須說,國手在國際賽後到底有沒有影響職棒季賽表現?較遠的案例就不用再提,端看2019年12強賽中職各隊入選的國手們,回頭檢視他們在2020年職棒賽季的成績,並與過往水準對照數字就會說明一切。在休季期進行的國際賽對職業球員尚且影響至深,要中輟職棒賽季去打奧運的國手只能祝你好運。參與延期之奧運資格賽可預期將影響的另一指標是敘薪問題,疫情過後,中職各球團面對2020年球季的虧損,勢必會反映在選手薪資談判上,而嗅覺敏銳的球員和經紀公司應當會察覺大環境的轉變;體質健全的美國職棒在2020年6月時尚且在為縮水賽季該如何減薪鬧得不可開交,中職能在疫情下順利完成全年賽事已屬萬幸,選手即便打出好成績,都仍應體認大環境整體為虧損狀況,近年薪資行情不容樂觀,此時還想著拋下職棒賽季去當奧運國手的人,
金旺5298娛樂
真的只能望君多多珍重了。隨職棒商業價值提升,發展規模日盛,接下來職業選手面臨的商業抉擇只會漸增,這是「開發中職棒國家」應有的發展趨勢;而隨職棒商業價值提高,
1XBET娛樂城
國際賽興奮劑提振票房的作用將會日漸淡化,民眾對於國際賽的關注重點也應與時俱進,不宜再將國族榮譽視為至高無上,更應重視跨國交流過程,賽會奪牌不是重點,賽後帶回職棒的經驗與進步才真心令人喜悅。 相關書摘:《疫情副作用:新冠肺炎下的職業棒球》─ 自媒體百家爭鳴 體育創作的社會責任更多精彩內容,詳見此書,立即點此購書去!●透過本文以上連結購書,《運動視界》由此所得將每年結算捐贈給公益單位。延伸閱讀:以職業為重 中華職棒不需乘載臺灣的奧運幻夢 本書內容簡介★職業運動史最特別也最難忘的一年,完整回顧疫情慘重的2020年全球棒壇大小事。愛棒球的你必蒐藏的運動文學!★知名棒球作家/高國輝傳記執筆作者卓子傑,觀察側寫美國職棒至中華職棒的危機問題與應變策略,深度探討分析關鍵議題!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高漲的2020年三月天,適逢各國職棒開幕時節,疫情是如何影響美國、日本、韓國與臺灣的職業棒球開季?美國職棒大聯盟如何在遭受防疫危機與勞資困局中重啟縮水賽季?而全球率先開打並受世界體壇強烈關注的中華職棒,如何在爭取奧運資格並量身打造職棒賽程後,遭到疫情侵襲,又從提前開季到二度延後,最終在防疫成功的背景下果決開打,從閉門開戰到逐步開放入場,其中有多少商業抉擇?儘管注定賠錢仍要逆風開戰,聯盟的考量點何在?2020年是中職卅年歷史上擁有最高關注度的一年,在萬眾矚目的特殊賽季中,
DG百家樂試玩
外部環境出現多少光怪陸離的疫情副作用?內部又存在多少由來已久的競賽與制度問題被各界廣泛討論?形成制度從權的背後原因何在?作為百年老店,美國職棒的制度是否無懈可擊?疫情終將過去,但產業、市場與生活型態還回得去嗎?疫情對職業運動的可逆和不可逆反應為何?面對民眾生活、消費模式的轉變,職業運動該如何化危機為轉機,喚回觀賽熱潮?★「不看成績、不讀紀錄,從社會觀察的角度帶你看中華職棒。」──名球評曾文誠名人推薦知名球評曾文誠、陳子軒,中華職棒球員工會理事長周思齊,臺灣運動好事協會理事長謝文憲,《關鍵評論網》共同創辦人楊士範,《運動視界》主編楊東遠,
戰神賽特外掛
TSNA執行長卓君澤,名作家李秉昇、瞿欣怡、張瀞仁,麥卡貝網路電視總經理廖啓璋──聯合推薦! 作者簡介卓子傑筆名活力熊,作家、媒體人。經歷:廣告文案、La new/Lamigo行銷部副主任、運動視界行銷部經理、麥卡貝運動總編輯、TSNA總編輯,著有《四百英尺外的王者:高國輝 》。長年筆耕於《職業棒球雜誌》、《獨立評論》、《天下雜誌》、《Yahoo!運動頻道》、《運動視界》等平臺發表體育、行銷、歷史文化及超級英雄專欄。理念:「用筆耕強盛體育、用體育強盛國家。」 ※ 看更多運動好書的書摘分享※ 歡迎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分享給您運動圈的故事、觀點、知識與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