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旺線上娛樂
在不久前舉辦的2022年廣東省室內五人制足球青少年錦標賽(U14)組比賽中,梅州隊在決賽中以6∶1戰勝肇慶立訊隊,實現衛冕,蟬聯冠軍。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代表梅州參加比賽的隊伍隊員均是興寧育新足球俱樂部在訓球員。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興寧市通過持續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搭建平臺,不斷夯實基礎、加強青訓,營造了濃厚的足球振興氛圍,“足球之鄉”金字招牌正不斷被擦亮。
加強青訓
積極培養足球人才
“傳球再快一點,跟上。”“不要太著急,帶球的時候再穩一點。”“堅持一下,我們再練一組。”……走進興寧市大壩里足球場,綠茵場上,教練指導球員時的呼喊聲,以及發號施令的哨聲此起彼伏,小球員們不懼炎熱天氣,盡情地在球場奔跑,專注地參加訓練。
這是興寧育新足球俱樂部開展日常訓練的場景。近年來,
金好運娛樂城
越來越多的足球名宿加入到青少年足球的普及工作當中,育新足球俱樂部便是由前國腳謝育新回鄉創立,致力于開展青訓工作,培養足球后備力量,推動家鄉足球青訓發展。
“我們目前建立了男女各10個年齡梯隊的青訓隊伍,注冊訓練人數達到600多人。”興寧市業余體育學校校長陳平軍告訴記者,該校探索以“業余體校+社會足球俱樂部”的青訓形式,與育新足球俱樂部開展合作,共建了5個年齡梯隊的男子足球訓練隊伍,形成了以體校為中心、依托各學校組隊開展的走訓制訓練模式。
參加青訓的男子足球訓練隊伍。(吳騰江 攝)
“這次參加省室內五人制足球青少年錦標賽的隊員,
娛樂城比較
主要以08梯隊隊員為主,并抽調了部分09梯隊隊員共同組成,都是我們與育新足球俱樂部合作共建隊伍中的精英隊員。”陳平軍告訴記者,在積極參加日常訓練的基礎上,為備戰此次比賽,隊伍在極短的時間內突擊磨合適應性訓練,
戰神賽特試玩
取得良好效果,能最終戰勝眾多隊伍取得冠軍,離不開隊員們平時的刻苦訓練。
“加大對青訓的投入力度,是我們振興興寧足球的一個主攻方向,我們一直以來不斷加強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校園足球傳統項目學校等建設,每年有8萬余名中小學生參與足球運動,占在校總人數的70%以上。”興寧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市一直以來堅持在校園中挖掘、選拔足球運動苗子,并強化日常訓練,努力培養全面發展的新一代競技體育后備人才,近年來向國家、省、市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如興寧市運動員羅燏于2020年成為廣東唯一入選U19國家女足集訓隊隊員。
夯實基礎
“全民足球”深入人心
興寧是足球之鄉,足球運動在這里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如今漫步在興寧的城市鄉村,無論是在學校操場上,還是在各社會球場里,都能看到有人踢球的身影。隨著足球運動場地的不斷增加,興寧市原來“晴天一身塵,雨天一身泥”、踢球場地少的問題已得到解決。
每當夜幕即將降臨,在葉塘鎮河西村,麻嶺河邊一座嶄新的五人制足球場里,總是傳來熱鬧的聲音。一群村民趁著夕陽余暉,在此揮灑汗水。“我們村里一直都有踢球的傳統,
信用球版
以前大家都是到荒土地,或者特地到附近村或者鄉鎮的球場踢球,現在我們村里有了自己的球場,大家參與足球運動的熱情被進一步‘點燃’了。”河西村村黨支部書記劉華明說。
在興寧城區,始建于20世紀50年代的大壩里體育場承載了幾代興寧人的特殊情感,
金旺線上娛樂城
寄托了人們對發展足球體育事業的美好記憶。這個球場原來是由河壩地修建形成的泥地體育場,后來建設成含標準泥地足球場、田徑場、12級看臺的體育場,幾十年來一直是興寧人民健身休閑、踢球、看球的最好去處。近年來,興寧市對大壩里體育場進行升級改造,重新鋪設了11人制標準天然草足球場、5人制人工草足球場和400米標準全塑型塑膠跑道,增設了球場燈光、音響、監控、顯示屏等設施,成為興寧市青少年足球訓練和群眾體育健身的重要場地。
至目前,興寧市已擁有足球場296塊,每萬人擁有的足球場超過2.5塊,除位于城區的賽馬會和大壩里球場,各鎮街足球場免費向社會開放。隨著足球場地的不斷完善,也為全民足球運動發展提供了保障,各類足球賽事接連不斷,群眾熱情也越來越高。據了解,興寧市每年均定期舉辦“市長杯”“南豐杯”“足協杯”“賀歲杯”“育新杯”五大杯賽和校園、鎮(街道)、職工和草根四大聯賽,全民參與足球運動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
來源:掌上梅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