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亞冠賽的臺灣潛力股如今都還留在職棒界嗎?

中華職棒近期公告,第二屆亞冠賽將在明年11月中旬,也是睽違六年後於日本的東京巨蛋舉辦。 
請繼續往下閱讀

很多人可能會把亞冠賽跟亞洲職棒大賽搞混,其實這兩者完全不同,亞洲職棒大賽是把當年度亞洲各國職棒總冠軍隊伍聚集在一起,爭奪「亞洲第一」的頭銜,

戰神塞特試玩

但亞冠賽是為了強化亞洲各國職棒聯盟間的交流,特別有年齡及年資的限制,讓各國的新生代潛力新秀可以來到這個舞臺,互相切磋並成長。 那第一屆的亞冠賽,中職聯隊是一場都沒贏過,前三場熱身賽碰上羅德一軍皆敗,進入正賽先以0比1被韓國完封,下一場又以2比8慘敗給日本,最終無緣爭冠,只拿到第三的頭銜。 
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距離上一次的亞冠賽,其實也有五年之久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當初臺灣那些潛力新秀們,如今還留在職棒,甚至變成明星的選手,到底有幾個吧。 首先來看投手,當年洪一中總教練選了十位投手,其中有兩位目前已經離開職棒界,第一個是林樺慶。 
請繼續往下閱讀

2017年才擠進桃猿一軍輪值的林樺慶,當年度繳出6勝4敗的生涯年成績,雖然防禦率5.25偏高,但吃局數破百,僅次於王溢正排名聯盟土投第二,一度被看好有機會拿下最佳進步獎,也被母隊總教練洪一中,順勢帶進亞冠賽25人名單中,熱身賽對羅德獲得一場先發,結果他只投2.1局狂失6分退場,最終吞敗。 或許也因為這樣的表現,讓洪總對他失去信心,所以進到正式比賽後,林樺慶對日韓兩國,都沒有上場投球的機會。 經歷亞冠賽的洗禮後,林樺慶的表現不進反退,後來又遇到失速的麻煩,過沒幾年就遭到桃猿釋出,轉隊兄弟也只待一年,二度被釋出後選擇投入業餘,目前在臺南市成棒隊,但28歲的他仍舊有朝一日,能拼回職棒舞臺。 第二個則是林政賢,從義大轉入富邦,在先發角色上進步許多的林政賢,當時被洪總相中,列為亞冠賽輪值的可能人選,對羅德的熱身賽第三場就是由他掛帥,雖然跟林樺慶一樣吞敗,

包你發娛樂城

但他撐的局數比較多,失分也比較少,最終在正式賽肩負起「抗日」先發的重任,前四局他的表現精彩,僅僅丟掉一分,一度給了臺灣贏球的希望。 洪總當時曾說,林政賢只要再更有自信一點,未來一樣會是國家隊的主力投手,但沒想到他也遇到失速問題,

老虎機遊戲

情況也相當嚴重,最快甚至不到130,被富邦釋出後轉投味全,希望讓「小葉」修看看,可惜效果並不顯著,今年也離開味全轉換身份,已經慢慢放下繼續投球的念頭,目前在崇義高中擔任客座投手教練。 那還有一位是職業生涯出現危機的,就是目前被富邦放在60人名單外的,王躍霖。 其實王躍霖當年已經26歲,超過了24歲的年齡限制,但因為不含旅美經歷的話,他是2015年季中選秀才加入職棒,確實符合條件,所以洪總也決定把這位中繼王,帶進亞冠賽中奮戰,最終對日韓都有出賽,合計1.2局雖然沒丟分,但過程中有保送也有暴投,投起來其實很讓大家緊張。 也不只亞冠賽,兩年後在層級更高的12強,王躍霖同樣也是國手,但長年的疲勞跟傷勢累積,還是讓他受到影響,去年在一軍的出賽數就大幅下滑,今年跟林澤彬被交易到了富邦悍將,實際也只出賽六場,貢獻度並不大,季末還被放到60人名單外,目前是自由之身的狀態,還不確定是否會被富邦簽回。 剩下的七位,目前都有在各自球隊的60人保留名單內,我們先從表現比較突出的來介紹好了,第一個當然是陳冠宇。 當年打亞冠的陳冠宇,還是效力日職羅德的球員,雖然年齡跟年資都不符條件,但因為大會允許用三名外卡,而陳冠宇就是洪總啟用的外卡之一,也被定位為臺灣的王牌先發,肩負起扛韓重任,陳冠宇先發5.2局只掉1分,可惜隊友1分未得,導致他必須悲情吞敗。 亞冠賽後陳冠宇持續在日職奮鬥,兩年前也有打12強,在牛棚的表現相當亮眼,去年季中他考量年紀跟家庭因素,決定回臺灣選秀,也被樂天選為榜眼,今年下半季回到熟悉的後援角色,也找回選前大家對他的期待,預料未來幾年會成為樂天不可或缺的左手牛主力。 至於另一個外卡投手,則是同為樂天的陳禹勳。
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時已經28歲的鄉長,

信用球版是什麼

是隊上最資深的投手,洪一中總教練考量到後援防線,需要一位有經驗的投手來關門,而陳禹勳當年在中職拿到破紀錄的37次救援,超越了洋投米吉亞,自然就是最合適的人選,可惜在正式賽程中,臺灣都沒有贏球的機會,甚至連領先都沒有,所以陳禹勳最終只在對日本的比賽登板投了一球,就完成了亞冠賽的初體驗。 到現在已經過了五年,陳禹勳依舊是桃猿的主力,雖然不再是守護神,但在中繼的表現還是很穩定,今年也收下生涯第二座中繼王,並達成百中繼百救援的里程碑,說他是中職歷史上最耐操的牛棚投手,應該都不為過。  
請繼續往下閱讀

還有一位桃猿的投手我一起講,是以出色的球速條件,被注意到的朱俊祥。 職棒前期受到傷勢影響,2017年才在桃猿牛棚中竄起,因而被選入亞冠賽正選名單,朱俊祥也曾獲得日本隊監督稻葉篤紀的肯定,認為他有不錯的球質及球速,會是臺灣倚賴的主力後援,正式比賽對日本,朱俊祥也有上場,但只投了0.1局失掉2分,主要是臨場控球出現問題,過多保送因而讓他受到傷害。 
請繼續往下閱讀

經歷這些年的磨練,朱俊祥也慢慢成長為樂天的牛棚大將,今年無論出賽數、中繼成功都寫下生涯新高,也是未來終結者的人選之一,只要健康,小朱的能力絕對是可以期待他再更上一層樓的。 再來講兩位兄弟的投手好了,第一個是現在已經改名,當年還叫王鴻程的王凱程。 王凱程應該是那屆亞冠賽投手中,年資最短的,進職棒還不滿一個賽季就在一軍竄起,甚至被史總帶去打季後賽,後來又被洪總相中,在亞冠賽獲得重用,兩場出賽都沒有掉分,三振掉日本重砲山川穗高後還展現招牌拉弓手勢,讓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不過,後來在中職賽季,他也是因為「拉弓」重創自己的形象,經歷象獅衝突的風波後,王鴻程改名又因為闊背肌撕裂動刀休養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今年才重回一軍投手丘,對於年過30的他來說,

最新娛樂城

接下來每一年都是考驗,如果無法趕快拿出成績,恐怕就很難繼續待在職業舞臺了。 第二個兄弟投手則是左投,彭識穎。 當時還是職棒二年級生的彭識穎,新人年就已經獲得兄弟重用,主要被賦予「一人左」的角色,2017年下半季表現大躍進,總冠軍戰兩場登板也都沒有失分,因而獲得前進亞冠賽的機會,對日韓兩國都有登板,彭識穎對韓國沒有失分,對日本則是0.2局丟掉1分。 原本彭識穎被看好,會成為黃衫軍未來的主力左手中繼,結果打完亞冠賽隔年,他的成績就逐年退步,上場機會也變少很多,今年21場出賽算是相對比較多的了,目前也已經30歲,如果明年無法振作,恐怕無法繼續留在60人名單內。 最後還有兩位投手的名字沒提到,第一個是邱浩鈞。 2017年在一軍拿到61場出賽,整個賽季有一半時間都能看到邱浩鈞上場,因而讓他成為亞冠賽名單中,唯一一位來自統一獅隊的投手,正賽對日本有1.1局失1分的投球紀錄,原本洪總想讓他把比賽吃完,但邱浩鈞卻遇到危機,最終才讓陳禹勳上來收尾。 隔年邱浩鈞在中職的表現更加突出,也拿下生涯第一座中繼王,雖然一度因傷影響,球速也回不去過往的150了,但今年他卻能東山再起,以51場出賽健康投完整季,防禦率只有1.22,寫下生涯新低,證明自己還是可以在職業舞臺生存的。 第二個則是羅國華,他是2017年季中才海歸回臺的,當時他還效力富邦悍將,跟林政賢一同去打亞冠賽,羅國華最出色的武器就是大曲球,他也在熱身賽對羅德展示過,正賽碰上日本,他接替在先發的林政賢後面登板,順利把他留下的危機給化解掉。 比較可惜的,是羅國華真的只有在亞冠賽那年,才讓大家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後續在中職投的都很掙扎,去年季末被富邦釋出後轉投味全,成績雖然不差,但也沒有好到能擠進季後賽的程度,目前在隊上比較像長中繼,地位並不穩固。 投手終於講完了,再來我們看捕手,入選的只有兩位,分別是統一獅的林岱安,跟桃猿的嚴宏鈞,我們先講嚴宏鈞好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光憑名字跟印象來判別,很多人可能以為那年的主戰捕手是林岱安,但其實嚴宏鈞才是,這可能也跟被選入的投手,多半來自桃猿有關,當年嚴宏鈞雖然是新人,卻憑藉著破五成的阻殺率入選中華隊,對韓國還把快腿鄭炫阻殺在二壘之前,也敲出全隊第一支安打,表現可以說是攻守俱佳。 當時才20歲的他,在亞冠賽讓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但後續卻沒有維持,因為他在母隊桃猿,前面除了有林泓育以外,還有大物廖健富要養,這幾年來在一軍拿到的上場機會不多也不穩定,今年雖然稍微冒出頭,但別忘了桃猿今年選秀已經補進了宋嘉翔,對於嚴宏鈞而言,會是更大的衝擊與考驗。
請繼續往下閱讀

 那林岱安的命運就跟嚴宏鈞大不同,那年亞冠賽他甚至還不是獅隊的主戰捕手,名字也還叫林祐樂,雖然只有對日本有一次站上打擊區的機會,但他卻有辦法從平井克典手中揮出安打,也維持住臺灣在九上最後反攻的希望。 如今的林岱安,已經成長為獅隊的主戰捕手,拿過一座最佳十人,還有兩座金手套,三年前本來有機會打12強,可惜最終被撤換掉,今年接任統一隊長,自身的表現卻退步不少,明年必須得好好振作,否則主戰捕手的位置恐怕會保不住。
請繼續往下閱讀

 接下來看內野手,一共有八位入選,我們先講主要的先發四人,分別是朱育賢、吳念庭、郭阜林以及陳傑憲。 朱育賢是負責一壘防區,當年是以單季27轟的重砲手入選,後來他也成為那屆亞冠賽中華隊的最大亮點,因為在對日本時,他從平井克典手中揮出陽春砲,幫助臺灣逃過被完封的命運,朱育賢也靠這轟獲選為賽會最佳一壘,可以說是他國際賽的代表作之一。 在亞冠賽後,朱育賢持續進化,締造連三季20轟以上、連五季百安的里程碑,也在2019年拿到生涯第一座年度MVP,可惜這些紀錄都隨著今年的低潮都中斷了,也讓他明年能否披上經典賽戰袍,出現一個很大的變數。 吳念庭則是先發的二壘手,當時他還尚未站穩西武一軍,被選上主要是洪總看中他內野二三游都能守的工具人特性,正式賽兩場都被排上先發,第一場對韓國打第七棒3-0,第二場對日本改打二棒,依舊是3-0,成為臺灣打線的斷層之一,但至少在守備端的發揮,確實是很穩定的。 在西武熬了多年,吳念庭終於在疫情的特殊時空背景下竄起,去年成為西武的一軍主力,單季出賽數破百,也貢獻百安、十轟的成績,今年雖然下滑不少,但在仍舊在一軍佔有一席之地,他的名字也非常可能,會出現在明年經典賽的正選名單中。 那跟吳念庭搭配的游擊手,是他在高中時期的搭擋陳傑憲,當時他還沒轉去外野,2017年在游擊防區繳出0.387的驚人打擊率,只輸給王柏融排第二,對日本那一戰他取代陽岱鋼擔任開路先鋒,不只有安打,也有「賣肉」,在滿壘時擠回一分,幫助中華隊攻下了第二分。 原本獅隊一心想把陳傑憲,練成攻守兼備的游擊手,無形中卻也讓他的壓力更大,經歷守備端的低潮期後,統一決定替他另謀出路,放到外野自由飛,這確實減輕了他的心理負擔,轉外野後他拿了三座最佳十人,今年又收下第一座金手套,證明自己在外野下的苦功是值得的,沒有意外的話,明年也會是餅總排定的經典賽先發外野手。 至於三壘,當年王威晨、梁家榮都還沒竄起,亞冠賽的先發機會是給了獅隊的郭阜林,主要是他下半季的長打火力太過亮眼,也是統一打進季後賽的關鍵人物,那年他都被排在第九棒,合計六個打數沒安打,還吞下五次三振,可以說是整條打線中,最低迷的打者。 前幾年郭阜林維持著,一年好一年不好的節奏,2018、2020單季都揮出超過15轟,2019、2021卻都打得很掙扎,今年也無法在偶數年反彈,一軍出賽數銳減,而且是在健康的情況下,這對於郭阜林而言,也會是非常大的警訊。 先發四人講完,再來講替補的四位內野,分別是林立、林承飛、陳品捷以及范國宸。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你沒看錯,當今聯盟三冠王,當年在亞冠賽連先發都排不上,畢竟那時候的林立才剛透過季中選秀入隊,能擠進正選名單已經非常不容易,看得出來洪總非常看重這位菜鳥,有意讓他加速成長,正式比賽他只有對韓國上場一次,代打吞下三振,並沒有任何的守備機會。 隔年林立開始在中職嶄露頭角,慢慢的從打擊王、盜壘王、安打王、打點王再到年度MVP獎項,他都已經擁入懷中,在王柏融旅日後,說林立是當今中職最強打者也不為過,只是考量到守備穩定性,林立明年經典賽會以二壘先發,還是到外野奔跑,可能還得等教練團評估後才能決定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承飛則是原本不在亞冠賽正選名單中,但因為總冠軍賽表現太過亮眼,還拿下優秀球員賞,因而被洪總帶進去,替換掉了廖健富,可惜只有在熱身賽亮相,正式比賽沒有被排進先發,也沒有替補上場的機會。 雖然林承飛這幾年在隊上的貢獻穩定,攻守兩端都有好的發揮,而且是少有的「游擊砲」,但明星氣質卻真的少了一點,鋒芒也慢慢被後起之秀江坤宇給蓋過,如果旅外內野手們,像張育成、林子偉、吳念庭都願意打經典賽,那林承飛被放棄的機率,就會蠻高的了。
請繼續往下閱讀

 還有兩位都是來自富邦悍將,第一個是陳品捷。 2017年從小聯盟海歸回臺,獲得富邦第二輪指名,陳品捷下半季繳出0.325的高打擊率,在亞冠賽被洪總挑中,預賽兩場都有亮相,但都是代打上陣,可惜攻擊端沒有發揮,留下三個打數沒有安打的紀錄。 原本在富邦已經卡位二壘的PJ,後來卻因為王正棠入隊,上場空間受到大量壓縮,加上自己本身有椎間盤突出的困擾,也影響到他的出賽機會,幸好味全龍在擴編選秀挑走他,讓陳品捷可以轉隊大放異彩,現在他也不用再內外兼修,已經在龍隊三席外野中,佔有一席之地。 第二個則是范國宸,他跟林立一樣,都是選秀入隊後在下半季獲得出賽,也很快打出成績的新星,例行賽11場就揮出2轟,洪總也把他納入亞冠賽名單中,但畢竟先發的朱育賢難以取代,范國宸僅拿到一次代打機會,

娛樂城註冊送現金

挨了一顆觸身球上壘,可惜沒有回來得分。 前幾年富邦一壘有林益全卡位,范國宸大多是以替補的方式成長,直到今年終於有破繭而出的態勢,在一壘最佳十人跟金手套雙料獲獎,攻守兩端的進步都有目共睹,也徹底了告別「國宸建設」,真的非常勵志。 最後來看外野,那年亞冠賽有四位中職+一位日職,合計五位外野手組成,我們看中職的選手們,第一個當然先提王柏融。 臺灣大王當時就已經屠殺中職,2017年以四冠王的成就強勢拿下年度MVP,前進亞冠賽也被各國球探給鎖定,大家都想看他面對不同層級的投手,能否維持四割男身手,而他在這屆賽會表現也相當好,對韓國四打席三次上壘、對日本也有安打,最終獲選為賽會最佳三外野的其中一人,跟朱育賢是唯二有入選的臺灣打者。 2019年如願旅外,前進日職發展的大王,卻遇上層層難關,以洋砲的身份來說,繳出的成績並不合格,但火腿仍舊有情有義,明年還是願意跟王柏融續簽,只是轉為育成選手,這恐怕會是大王的最後機會,也希望他明年能打出成績,再次重回支配下。 第二個要來看蘇智傑,他是以統一四棒的身份接受徵召,長打火力備受期待,但當時他才剛轉練外野,防守能力還不穩定,所以亞冠賽教練團都讓他打DH,兩場6-1另外有1次保送上壘,但也吞下3次三振,表現算是中規中矩。 經過這幾年的磨練,蘇智傑原本已經是獅隊的看板球星,但去年經歷「球」的改變,他的長打火力縮水不少,今年又碰到自打球傷勢,賽季打打停停,急著復出也並未收到好的效果,明年對他來說會相當重要,必須要趕快找回好的感覺才行。 還有兩位中職外野球星是兄弟的「雙子」,我們先講陳子豪。 年紀輕輕就已經站穩兄弟一軍舞臺的他,當年在亞冠賽讓我印象最深的play並非打擊,而是守備,對韓國那一場他為了接住李政厚的右外野飛球,奮力拼到撞牆,結果沒接到反而形成三壘安打,也讓韓國跑回致勝分,真的是差一點點就接近手套,非常可惜。
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在的陳子豪,其實也慢慢從外野重砲,轉型為DH重砲了,雖然常常在個人獎項被遺忘,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幾年他為黃衫軍貢獻的火力,是穩定且充沛的,現在是連七季全壘打來到雙位數,即便換球紀錄也還在延續中,確實是相當不容易。 那另外一「子」,就有比較大的落差了,相比陳子豪,詹子賢在兄弟是更耀眼的存在,2017年以新人王之姿前進亞冠賽,可惜表現並不好,對韓國最後一個出局數是他吞下的,對日本則是3-0吞2K,並不符合球迷們對於他的期待。
請繼續往下閱讀

 去年詹子賢好不容易在總冠軍戰,以MVP表現洗刷了大賽軟手的形象,今年卻因為骨刺動刀+側腹肌拉傷影響到了出賽,歸隊後外野已經被岳政華、陳文杰、林書逸牢牢卡住,FMVP詹子賢也沒有任何發揮的空間,只能展望明年,重新找回競爭力了。 最後一席外野,則是拿著最後一張外卡的旅日球星,陽岱鋼,當年他已經離開火腿轉巨人,由於亞冠賽在日本舉行,他也願意接受徵召,同時扛起隊長的責任,兩場出賽都有安打的演出,那年亞冠賽後他還在臉書感性發文,針對每一位球員給予鼓勵,也展現了老大哥的風範。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隨著陽岱鋼在巨人的成績逐年下滑,後續他也沒有再為國出賽的機會,現在他已經告別日職,先後轉往美國獨立聯盟跟澳洲職棒發展,目前看起來對回臺打球的意願並不高,我個人是覺得非常可惜。喜歡我的文章,也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我會用影音讓你更認識體育。FB搜尋 史丹利視角的體育世界想參與更多運動議題討論?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什麼都聊廢文區、運動狂人 Sports Maniαc!中職33年:2022 U23世界盃棒球賽13日開打 中華隊賽程表、名單、轉播牧田和久不是唯一?盤點中職過去資歷顯赫卻不符預期的日籍洋將放棄加盟是好是壞?盤點中職過去變成「air」後二度選秀的球員洋將要待九年真的很難?臺灣棒球史上前十名的長壽洋將當年為何離開?富邦下一位引退人選?詹智堯:「我的職棒生涯已經沒有遺憾了」從選秀50輪蛻變百勝傳奇!羅力當年會來臺全因前桃猿領隊的堅持?轉投富邦成全隊最強打者!兄弟當初怎麼會放走王勝偉?阿甘障礙高懸20年!為何沒有狀元能突破蔡仲南的600萬簽約金?封面來源: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