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僮飛撲保護牛棚免被打臉

普普風大師 Andy Warhol 說過:「在未來,每個人都有成名 15 分鐘」,擔任奧克蘭運動家球僮 Scott Masler 對這句話感觸一定很深。 Masler 到底做了什麼事讓他一夕爆紅?快來看看!   "diving stop" 「飛撲擋下滾地球」,而「飛撲接殺」是 "diving catch"。 他接受 Derek Jeter 主持的 The Players' Tribune 邀請,談談他一夕成名的心路歷程: "I never liked the term 'Ball Boy. I’m 24 years old. I’m not a little boy. I prefer “Ball Man,” but I get it. It’s not as catchy; you lose the alliteration factor. Maybe “Bullpen Protector” would work, but that’s a little dramatic, like I’m some kind of bodyguard or super hero." 「我從來沒喜歡過『球僮』這個稱呼。我 24 歲了,已經不是男孩。『球男』我比較能接受。但我理解『球男』不若『球僮』好記,也無法壓頭韻。 也許『牛棚守護者』這稱呼還不錯,

QT電子推薦

但又太戲劇化了,好像我是某種保鑣還是超級英雄」 "catchy"「動聽的」、「易記的」。「洗腦歌」其實就可以用 "catchy songs" 來形容。"ball boy" 也是網球場邊的球僮,

TFgamimg體育

棒球場也有專門拿球棒的 "bat boy",

牛牛百家樂

而 "batman" 則是「蝙蝠俠」。高爾夫球的「桿弟」則是音譯 "caddie",是不是翻得恰到好處? "alliteration"「頭韻」。除了文中提到的 "Ball Boy" 例子,不少品牌也用「頭韻」的方式來加深顧客印象。像是 Dunkin' Donuts、PayPal 和 BestBuy。 最近很紅的坦帕灣光芒隊外野手 Kevin Kiermaier 和「真理」 Paul Pierce 的名字也都巧合壓頭韻,你還知道哪些運動員的姓名也押韻呢? 曾經在少棒明星賽出賽的 Masler,認為這次接球美技可能是他有生以來在球場上最風光的時刻。不過他仍然相當謙虛,

真人遊戲

他表示: "I’m no hero. I’m just a guy out there doing his job, patrolling the third base line for stray foul balls and making sure none of the guys in the bullpen get hit in the face." 「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個普通人在那把工作做好,

娛樂城遊戲

沿著三壘邊線接界外球,

線上投注

確保牛棚裡沒人被球打到臉」 "patrol" 「巡邏」,當名詞是「巡警」,知名英國樂團《雪警樂團》 Snow Patrol 就用到這個字,而西部片裡常見的「警長」則是 "sheriff"(例如玩具總動員裡的胡迪就是 Sheriff Woddy)。字型很像的還有 "petrol" 「汽油」。 這才是他第一年擔任球僮,幻想也許有機會獲得「最佳球僮新人獎」。文末也不忘向運動家隊總教練 Bob Melvin 喊話,或許九月擴編真的可以考慮一下把 Masler 納入 40 人名單。 你來翻譯看看他說了什麼吧: "Speaking of dreams, do you know what today is? It’s September 1st. Time for rosters to expand and for some of the young guys to have their dreams come true and get the call-up to the big leagues." 原文 & 圖片來源 http://www.theplayerstribune.com/athletics-ball-boy-di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