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林:裁判工作是一項高尚的社會活動裁判看臺


瓢林
天津市乒協副秘書長
乒乓球國際級藍牌裁判
從女隊陪練到執裁北京奧運會
出生在天津的瓢林從小就顯現出了體育天賦,上小學三年級時,他在一次課間操期間被老師挑選到校隊練習乒乓球,從此算是與這項運動結了緣。“當時我們校隊屬于初建時期,整體水平不高,對我而言最重要的訓練內容就是掌握基本功。而且那時學校的重點是以培養女隊員為主,所以我在大部分時間里都在協助老師為女生做陪練,從而也就放棄了考入乒乓球重點中學的機會。等到上中學后,學校有乒乓球隊但沒有老師教,

DG娛樂城

所以我就慢慢轉向打籃球了。那時候為了提高體能,我每天都堅持跑步8公里,后來我加入校籃球隊,還和隊友們一起獲得了1977年區聯賽的亞軍,那是學校有史以來的最好成績”,瓢林回憶道。
雖然時間短暫,但在小學那幾年打下的乒乓球基本功,卻給瓢林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大幫助。學生時代,瓢林有一段到丹麥留學的經歷,乒乓球在那段時間就成為了他的一技之長,后來他通過教當地的小孩打球來勤工儉學,還在學生公寓組織的比賽中取得過第一名。回國后,瓢林到飛鴿自行車集團工作,并代表公司參加過乒乓球比賽。

上世紀90年代初,剛從丹麥留學歸來的瓢林在大街上偶遇了小學體育老師韓桂林(國際級裁判)。看到老師滿臉疲憊,瓢林關切地問起原因,韓老師說自己剛參加完乒乓球國家級裁判考試,并對瓢林詳細講述了整個過程,這是瓢林第一次了解到關于乒乓球裁判的情況。分手時,

淘金娛樂城

韓老師鼓勵瓢林:“你會打球,應該去學裁判。”
當時,1995年第43屆世乒賽已經確認在天津舉辦,天津市體育局正在組織喜愛乒乓球的各界人士進行裁判員培訓。瓢林回憶說:“經韓老師推薦,

熊貓體育

我參加了裁判培訓班,經過一段時間學習,我又被選去參加了1994年在山東濟寧舉行的全國培訓班。歷時6天的培訓和考核,我被批準為準國家級裁判,接下來又在天津參加了相應的培訓及比賽。為了世乒賽競賽的需要,國際乒聯和中國乒協于1994年在天津舉辦了國際級考試,我很幸運地參加了那次考試并順利通過,最終非常榮幸地參與了1995世乒賽的裁判工作。43屆世乒賽是當年天津市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全市上下非常重視,當時我在天津自行車集團公司多種經營處工作,得知我能以國際裁判的身份參加世乒賽,集團公司工會也特別支持我。”
以能服人,以禮相待
1997年,丹麥的一家科技公司準備在中國成立分公司,有過丹麥留學經歷的瓢林被推薦給該公司負責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全面了解,公司正式向瓢林拋出了橄欖枝。就這樣,瓢林離開飛鴿集團到丹麥公司工作,并在此后的16年中先后擔任中方總經理、丹麥駐華公司首席執行官等重要職務。“剛到丹麥公司時,工作較緊張,

POLY保利體育

有幾年很少參與乒乓球裁判工作,基本屬于半脫離狀態。2006年10月的一天,我接到天津市乒羽中心領導的電話,說有個報考國際乒乓球藍牌裁判的培訓,是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準備的。當時我是又高興又緊張,下定決心報名參加,最終成績還比較理想。通過考試后,體育總局乒羽中心在2007年為我們這些通過考試的裁判安排了多次參加大型賽事的機會,并進行了多次有針對性的規范培訓。”當丹麥總部的公司董事會得知瓢林有可能參加北京奧運會執裁時,一致表決非常支持,并特別調整了述職會議的時間。各方眷顧下,瓢林最終榮幸地被批準為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乒乓球比賽的臨場裁判員。”

2007年9月底,瓢林接到體育總局乒羽中心的電話,詢問他是否可以參加10月5日在德國馬格德堡市舉辦的國際乒聯男子世界杯團體賽。瓢林馬上答應下來,并迅速準備好各種證明到北京德國大使館,當時他的手續沒有問題,只是大使館告訴他簽證需要大約兩周才能拿到。“聽到這個結果時,我琢磨著即便拿到簽證也沒用了啊,比賽都結束了。后來我突然想到利用在丹麥公司工作的便利條件找到總部,因為丹麥是申根國家,只要有簽證就可以從丹麥前往德國。于是我趕緊讓總部給我發邀請函,最后取道丹麥到了德國賽場。”
第一次到國外執裁的瓢林有許多細節不了解,比如國際乒聯默認裁判員著深色西裝,

娛樂城註冊送現金

他帶的卻是中國乒協的紅色裁判服。到德國機場接站的志愿者不會英文,把他放到距離體育館館300米的路邊就離開了,“我拖著行李幾乎找遍了整個體育館,接待人員只給了我兩張A4紙,

包你發娛樂城

上面密密麻麻地寫著比賽相關信息。然后我又一個人拖著行李來到班車站,查找裁判員從場館到酒店的往返安排表。在國內,這種比賽的服務措施很完善,從接站開始的衣食住行都有相應安排,國外比賽則不然,很多都得靠自己找自己問,不過這也真是一個鍛煉的過程”,瓢林回憶道。
剛開始由于不熟悉,國外裁判對瓢林都比較冷淡,比賽開始后,中國裁判的能力和優勢慢慢體現出來,以至于裁判長在很多關鍵場次時都要派瓢林上場。有一天比賽結束后,裁判們都到酒店樓下的酒吧喝啤酒,瓢林給每個人都買了兩杯。其余裁判拿到酒后有些不適應(他們習慣一杯一杯喝),瓢林就告訴他們這是中國的一種禮節,希望和大家交朋友。之后幾天大家相處得很融洽,比賽結束后,裁判長還專門給瓢林寫了一封感謝信,大概內容是非常高興能與他在馬格德堡世界杯相遇,大家一起度過了快樂有趣的時光,希望有機會再次相遇。
做任何事,仔細一點準沒錯
參與裁判工作多年以來,瓢林始終銘記著一位乒乓前輩的話:裁判工作是一項高尚的業余社會活動。這句話一直鞭策著瓢林在裁判工作中兢兢業業,毫無怨言。“作為裁判員,我認為最關鍵的是在臨場執裁中的綜合能力,而且特別要注意細節,比如在以前的大賽計分單上,我都要標注許多不同的記號,以防漏掉其中的細微環節。”
在一次參加公開賽的過程中,有一場關鍵球需要兩張球臺同時進行,瓢林擔任二號臺的主裁。上場前,他習慣性地到場內看看場地情況,一抬頭就發現館內大屏幕顯示的運動員和自己計分單上的姓名不同。他趕緊找到相關裁判長咨詢,才得知是因為電視轉播的需要臨時調整了比賽運動員,而負責字幕的工作人員還不知道這件事,所以兩邊出現的名單不一樣。事后,瓢林的細心得到了大家的稱贊,這種事表面上看雖然不嚴重,但站在觀眾的角度看,很可能會造成疑惑,因此也算個小小的失誤。瓢林認為,做任何事,只要仔細點,就能預防很多錯誤的發生。

多年以來,瓢林始終認為裁判員的首要任務就是為賽事做好服務,特別要為運動員、觀眾服務好。在此之外如果能夠得到一些榮譽,那都是在完成本職工作后意外獲得的,更要時刻鞭策自己。自2016年以來,瓢林擔任了天津市乒協副秘書長、裁委會副主任的職務,其中他的一項重要工作是裁判員培訓。轉眼到了退休年齡,他更感到培養年輕裁判員的重要性,“每次講課前我都非常認真地進行準備,力爭把規則和臨場經驗、賽事看點等要素有機結合起來,讓聽課的年輕裁判能夠更直觀地理解比賽,理解裁判員的工作。”
在談到薪火相傳的話題時,瓢林說:“老一代裁判給我們樹立了榜樣,值得永遠傳承;年輕的優秀裁判也讓我們感到后繼有人,而且通過他們不斷提升的能力,中國裁判在全世界也收獲了很多贊譽。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也為中國乒乓球能在國際乒聯中享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感到自豪和驕傲。”
更多精彩文章
▲樊振東,大滿貫男單首冠
▲陳夢將重回世界第一
▲國乒阿曼席卷5冠
▲成都世乒賽延期至9月30日至10月9日
▲邱貽可擔任孫穎莎主管教練
▲樊振東的八年五個關鍵詞
▲王曼昱:沒有什么能擊垮我
▲王楚欽:相信會有一天得到自己想要的
▲孫穎莎:想對自己說一句,你可以做到更好
感謝分享,點亮“在看”,